4月12日,微信推出“微信农场”,迅速引爆社交网络,并冲上了微博热搜第一!
微信农场到底是什么东东?它为什么会如此火爆?
这是微信上线的新功能,用户可在微信状态中放置各种小动物的动态图,如鸡、鸭、猪、狗,甚至是熊猫和蟑螂,让大家有一种开云农场的感觉。
不过随着用户自发的奔走相告,越来越多的段子手入场发挥,微信农场的画风逐渐走偏。
比如西游记名场面:等鸡吃完了米、狗舔完了面、火烧断了锁,凤仙郡方能下雨。
还有闰土刺猹、甄嬛传、乡村爱情等众多耳熟能详的经典。
为什么一个微信状态能这么快引起如此大范围的传播呢?
好玩、有趣、新鲜、社交货币是直观原因。
不过小编觉得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国人的农耕情结。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几千年的农耕文化早已根植于每个人的灵魂深处,即使身处繁华都市或者大多数人已经当下已经不再务农,但我们内心深处对于土地、农耕、乡村依然有着很深的眷恋。
阳台种菜、蚂蚁森林种树、微信农场都是中国人农耕情结的具体表现。
(阳台种菜竟然还有专门的百度词条)
不过就在大家都在关注微信虚拟农场的时候,却忽视了真正的农耕问题。
当下正值北方的春耕时节,但吉林等地受疫情和天气影响春耕面临时间紧、农资到位率低、农工技术人员工作开展难等诸多问题。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任军表示,与往年相比,今年吉林的春耕已经很晚了,时间非常紧张,整个农业生产期现在就要以一个“抢”字来促丰收,要不然我们的粮食生产得不到保证。
疫情下的春耕如何保障?
进入4月,春耕可以说是北半球各国农业生产的头等大事,牵动着市场各方神经。
近年来,全球重要农产品库存持续去化,粮食价格快速攀升,北半球农业大国春耕能否顺利进行对于新季全球农产品供给和库存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但疫情下的春耕,既要做好疫情防控,又要不耽误农时。为此,多地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开展返乡农民集中转送工作,确保"一天不耽误、一户不落下、一亩不撂荒"。
除了政策上的倾斜,科技也在本次战疫保春耕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直播凭借高效、即时、资源整合能力对春耕起到了促进作用,农业 直播的应用场景不断夯实和拓展。
专家面对面,培训高效传播
农业是应用性极强的产业,害虫防治、机械操作、化肥用量、新技术的应用等相关知识和技术的储备直接影响产量。
再加上疫情防控和时间宝贵,农业技术人员线下开展培训的难度高、效率低,直播就成了最高效的培训形式。
以利禾农业在3月10开展的“走进春耕”节目为例,通过邀请育种专家、农技推广员、科学家等多领域专家在线分享,为用户提供了如何选种才能高产、谷子重茬、苗不齐等多种问题的解决方案,多方位助力春耕备战。
综合服务,科技助农
农业其实覆盖的范围非常广泛,除了种子培育、种植技术、农机操作、病虫防治、粮食价格等,还有政策解读和法律层面的问题。
这也让越来越多农业服务平台向综合性发展。
以山东电视台乡村广播直播间为例,围绕农业信息服务,推出《舜耕科技一键帮》,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合作,搭建起权威农业专家与农村科技带头人互动交流的信息平台。
此外,山东乡村广播还推出了《第一书记朋友圈》、《乡村法治带头人》、《美丽乡村游》、《淘淘农资》等多个直播栏目,内容包括针对“第一书记”开展产业扶贫、乡村农业执法普法、农业行情资讯、乡村旅游推介等多个方面。
农业是提供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也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部门。
备战春耕,科技赋能。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直播产业的不断下沉,农业直播将成为常态。
扫码添加直播顾问
电话:400-086-6612